家校协同育人:从自我提升到全面发展的教育启示
在孩子成长的土壤里,每一颗种子都承载着家庭与学校的共同期待。当我们惊叹于幼苗的挺拔或困惑于枝叶的曲折时,是否想过 —— 教育从来不是单向的灌输,而是一场需要家校同频共振的 “双向奔赴”?尤其是在 “双减” 背景下,当分数不再是唯一的标尺,如何让孩子在成长中既扎根知识土壤,又舒展生命的多元维度?或许,我们需要先从家长的自我觉醒与教育视角的转变开始。以下几点思考,愿与所有关心孩子成长的教育同行者共勉。
建议一:
无论孩子成为什么样,都是教育的结果,所以说孩子就是父母的镜子,镜子里看到的就是自己。一个优秀的孩子,背后有一个或者几个优秀的家长和教师,一个问题孩子背后有一个或者几个有问题的家长和教师。我们通常在教育问题孩子时把重点放在孩子身上,其实应该把重点放在教师和家长身上。
要让孩子变为优秀,就要培养优秀的教师和家长,没有优秀的教师和家长是不可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的。
要想让孩子朝好的方面改变,家长首先要从改变自己做起。当然,各位家长、每位教师的出发点都是好的,都希望把孩子教育好,只有好心加上好的办法才能办出好的事。因此需要各位家长学会教育孩子的好办法。
建议二:
除了学习,还有很多素质值得家长关注。孩子第一要务是学习,在学习中寻找到自己理想,用知识铺垫自己去往未来的路。但有些比分数更重要的,家长们不要忘记。
建议三:
身心健康,不管孩子处在哪个阶段,身心健康最重要。家长不仅要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,更要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,要和孩子多交流沟通,关注孩子心理的变化,及时帮助孩子处理负面情绪,积极朝着好的方向进行引导。同时也要记得鼓励孩子参加运动,经常锻炼,如散步、打球、舞蹈......都能让孩子纾解压力的同时,还能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。
建议四:
培养良好品质,孩子可以成绩低,但绝对不能做一个撒谎、作恶的人,成绩不能代表一切,而优秀的品行才是让孩子受益终生的。家长要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,经常激励、鼓励,培养孩子做一个勤劳诚实的人,让每一步走得踏实,走得有意义。
建议五:
独立自主,独立才是孩子一生最强大的软实力。孩子不应该是躲在温室里的花朵,只有经历过严寒酷暑的考验,才能长成参天的大树。只有父母放手,孩子才会长出独立的翅膀,漫步云端。孩子在家,父母要培养他们劳动习惯,让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,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技能。
教育是一件长远的事业,不管是学校还是家长都任重而道远!做好家校合作,齐心教育孩子,培养孩子更优秀!
- 网赌正规实体平台 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