应考有方,为心赋能

作者: 来源: 日期:2025-04-18 人气:675

学生篇:主动调适,从容应考

1、接纳适度紧张:与焦虑 “和平共处”

考试是学习效果的 “检测站”,成绩不代表全部。从小到大,你们已经历无数次考试,这次也无需例外。考前焦虑是正常的 “心理应激反应”,心理学中的 “耶克斯・多德森定律” 表明:适度的紧张能让大脑保持兴奋、注意力更集中,反而有助于发挥。试着告诉自己:“有点紧张很正常,这正是我重视考试的表现!”

2、用行动 “打败” 焦虑

专注当下,拒绝空想越纠结于结果,越容易陷入“瓦伦达效应”的陷阱(因过度关注成败而导致发挥失常)。与其反复担忧 “考不好怎么办”,不如立刻行动——这一分钟背两个单词,这一小时复习一章节重点,把焦虑化解在具体的题目、课文和笔记中,用脚踏实地的进步积累信心,让紧张情绪在行动中自然消散。

3、积极心理暗示:给自己 “充充电”

考前多回忆近期的努力:“我每天坚持整理错题”,“数学大题的解题思路更清晰了”,“英语作文背了3篇范文”…… 把这些成果写在便签上,贴在书桌或床头。当自信的 “正能量” 填满内心,紧张自然无处容身。试着每天默念:“我已做好准备,一定能发挥出自己的水平!”

4、制定科学计划:细化目标,张弛有度

结合学习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。例如:“今晚7点 - 8 点,完成物理第二单元错题订正”,“每天晨读20分钟,背诵语文古诗文”。避免 “熬夜突击”,保证 7 - 8 小时睡眠,规律的作息能让大脑保持最佳状态。

家长篇:温暖陪伴,做孩子的 “能量补给站”

1、适度关注:避免 “过度关心” 带来压力

若您忍不住频繁提及考试、时刻紧盯孩子学习,不妨暂停一下——您的紧张可能会传递给孩子。试试用 “非学习话题” 陪伴:饭后散步时聊聊校园趣事,周末打一场羽毛球,让孩子在放松中积蓄能量。

2、用心倾听

给情绪一个 “出口”当孩子抱怨 “压力好大” 时,别急着说 “别紧张”,而是先接纳:“爸爸妈妈知道你最近很努力,压力大是正常的。” 少说教、多倾听,用 “嗯,确实不容易”,“你觉得可以怎么调整呢?” 等回应,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,而非被评判。

3、合理期待:鼓励孩子 “和自己比”

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节奏,比起 “必须考多少分”,更重要的是引导孩子关注 “是否比上次进步”,“是否掌握了新的方法”。一句 “尽力就好,爸爸妈妈相信你的努力”,胜过千言万语的压力。

4、创设安心环境:做孩子的 “后勤保障员”

考前减少家中不必要的社交活动,保持环境安静舒适;准备清淡营养的饮食,提醒孩子按时休息。您的稳定情绪和默默支持,就是孩子面对挑战的 “底气”。

5、及时求助:我们始终在您身边

若孩子出现持续情绪低落、失眠、过度紧张等情况,或您在陪伴中感到困惑,请及时联系班主任或学校心理老师。必要时,也可寻求专业心理机构的帮助。

专业心理援助

校外心理援助:

全国统一心理援助热线:12356(24小时)

地址:求知楼二楼心理室

校内

心理援助:

徐老师:18094190032

李老师:18850148215